敦煌本生故事画《割肉贸鸽》,讲述的是释迦穆尼佛的前世尸毗王为救护鸽子和大鹰而舍尽生命的故事。(网络图片)
在敦煌石窟北魏第二五四窟中,绘刻了一幅精彩的“尸毗王割肉贸鸽”的本生故事画。本生故事画是指释迦牟尼前生累世修行的故事,依据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思想,释迦牟尼前生要经过无数次的善行转世,最后才能成佛。故事发生在古印度,有一个国王名叫“尸毗”。他的国家土地肥沃,人民丰衣足食。尸毗王心向佛法,发誓救护一切众生,证菩萨道。帝释天得知后,想要试试王的诚心,就命令毗首羯摩天变成一只鸽子,帝释则变成大鹰,凶猛地紧跟在鸽子后方,穷追不舍。鸽子一路惊慌地飞到尸毗王座前请求保护。同时鹰也紧追而至,要王交出鸽子。尸毗王见状,不肯交出鸽子,反而劝大鹰不要杀生,但是大鹰却说:“国王您说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是今天如果您断绝了我的食物,我同样也活不下去。难道,我就不属于一切众生吗?”尸毗王道:“此言有理,我不能救一命害一命。凡是生命我都要救。我可以用其它食物给你充饥。”大鹰又说道:“我只吃新鲜血肉,其它一概不能下咽。”尸毗王暗自思忖:自己立誓戒杀生,只能用己血肉。于是尸毗王立即抽刀而出,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交给老鹰,用来交换鸽子的性命。此时大鹰又开口说道:“国王您应当平等对待众生,我虽然属于畜生道,于理也不应偏颇;您若想用此肉来换取鸽子的性命,是否应该用秤子秤看看两者的重量有没有相等?”尸毗王便叫旁人拿秤子来,将鸽子放在一端,割下的肉放在另一端……然而任凭尸毗王不断割下身上的肉,直到身上的肉都快要割尽,仍然无法等同在秤子另一端鸽子的重量。尸毗王似乎忽然领悟了什么,是生命的重量吗?自己的,鸽子的生命重量。于是,他决心把全身都施舍给鹰。尸毗王使尽力气,踉跄地站起身来,想要以全身爬上秤盘,换取鸽子。顿时,因气力不支,跌落在地而失去了知觉;苏醒后,尸毗王自责着说:“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一定要勇敢地站起来,一切众生堕在忧苦大海中,我发心立誓救度一切,为什么还如此地懈怠迷糊!我现在所受的苦,远比众生在地狱中所受的苦少太多了;如今我有智慧、禅定、持戒、精进等善法的功德福报,如果还执着短暂无常色身所受的苦为实有,又如何能救度地狱之中心性迷闷、受大苦煎熬的众生呢?”尸毗王不顾身肉割尽,血流淌地的痛苦,不断地发着大愿。一心想要站起,一次又一次的倒地,依然使力挺身!最终尸毗王一鼓作气地登上了秤盘,两端霎时平衡。此举震动大地,感动天神,大海扬起波涛,枯树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诸神为之降下花雨。
大鹰恢复了帝释天王的原貌,和他的大臣毗首羯摩满怀喜悦地站在尸毗王面前说:“刚才我们化作鹰和鸽子特来试探大王,见到你所修苦行,果然是无上功德,以这样的功德可作天主,不知你所求是什么?”尸毗王说道:“我不图人间的荣华富贵,一心只求佛道。”帝释天又问道:“你为鹰和鸽子受到了极大的痛苦,现在是否后悔?”。尸毗王发誓说道:“我永不后悔,我的追求是真诚的,如果能如愿以偿的话,就让我的肌肉复原吧!”。话音刚落,尸毗王的身体就完好如初,没有一丝疼痛。这个尸毗王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他割肉贸鸽的故事被记述在《金光明经》中永世流传。而这个故事之所以传颂几千年也不厌倦,在于每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读到时,都会有不同的领悟。